在这里还要重点提到的是跟大规模集成电路(LSI)相关的企业,比如三星,比如台积电。半导体照明(LED)归根结底是属于半导体的技术范畴,只是半导体的一个分支,谁对半导体了解得更深,可能就更有希望做大做强。集成电路常用的封装形式,少说也有六七十种,比如led封装上广泛采用的COB、Flip-Chip、PLCC、SMD等技术,都源自集成电路。我曾经跟国内一个LED芯片大厂的总裁会谈时,也建议他们要借鉴一些集成电路的芯片和封装技术,相信这样才能加快国产芯片技术创新的步伐。
最近“双11”又成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节日,这一天照明产品大卖,创造了闻所未闻,史无前例的销售记录。根据行业统计,欧普销售额近5000万,洲明翰源突破2000万...... 照明产品在“双11”的骄人业绩给了我们启发,网上、网下、网外三者的结合和拓展仍然是争夺的焦点。当然,这对于芯片和封装这样的B2B企业来说,创新的空间并不是很宽阔,但对于照明企业这种B2C的市场来说还是大有作为的。至今为止照明行业还没有出现百亿大厂,就是因为照明的细分领域太多,很难做到一家独大。专有渠道,有人做冶金行业,有人做煤矿渠道,有人做油田照明,有人做军工产品......各有各的机会,谁想到了并做好了,会占领新的制高点!
企业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,无非是老生常谈!
第一、人才汇聚
三星有句话,“人才永远是第一!”当然不止是三星,无论什么行业,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、拥有和运用能力。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,无论从宏观角度,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,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。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,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。试看国内近几年成功的几家大型LED公司,为什么能“一夜暴富”,使用同样的设备,技术为什么能突然提高那么多?无一例外都是“挖”到了核心的人才和核心的团队来操作。这种例子在新兴产业中比比皆是。
第二、品牌影响
市场经济之下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很多,但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核心因素无非就那么几个:品牌、质量、价格。这三个因素当中,质量和价格可以算是传统的影响因素,品牌影响力则在现代市场竞争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现代消费更讲究品质,更注重品牌。因此,可以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很大一部分就取决于品牌的影响力,这一点无疑是国际照明大厂的优势所在。
今年8月在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》中,发改委提出高效节能产品市场“领跑者”计划,“领跑者”其实就是对产品品牌的一种认可。中国照明学会窦林平先生也很想在照明界做相同的一件事,照明界也应该有自己的设计大师,业内专家也应该评出“信得过企业”和“信得过产品”,相信这样的认证对企业,对产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和推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。尤其是照明产业,面对千万个终端用户,经销商肯代理某个产品,为某个企业备货,设计师会选择某个品牌的灯具,甚至指定LED器件,这都是品牌的力量。比如三星led在业界的媒体上广告不多,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得到广泛认同,“用三星就放心”已为大家津津乐道,就在于三星整个的品牌积淀。
第三、合作选择
作为一个人来讲,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,不是一夜情。现在的市场也一样,任何一家企业靠自身单一的力量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,俗话说“独木不成林”就是这个道理。比如德豪润达入股雷士,一下子就得到了雷士经营十几年的销售渠道;瑞丰选择康佳作为大股东, PKG的订单拿到手软,仅康佳一家的采购量就占了7、8成。三星在中国拥有39个生产法人企业,其中最新投资的西安高端存储芯片项目,一期投资70亿美元,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。三星在各地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,与政府都保持融洽的合作关系,也会带来更多的项目机会。三星LED不仅仅是一个PKG的供应商,更是和客户追求共同成长的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。
未来十年中,2014年很关键,有人说这是LED爆发的起始年。可以肯定的是,2014年是一个选择年。如果你选对了方向,选对了对象,选对了人,那么未来十年也许就是你的。我相信照明企业要做到百亿,没有LED会很难,有了LED,那就指日可待。
嫦娥三号都已发射上天了,每个LED人心中的中国梦还会遥远吗?也许不用两三年,“三个世界”划分的内容就要改变!